场外股票配资什么意思 互动|世界社工日,让我们一起为南沙社会工作榜样点赞!
发布日期:2025-05-10 21:04 点击次数:64

今年3月18日是第19个世界社工日。当天场外股票配资什么意思,图南之志·筑梦湾区——2024年度南沙区社会工作榜样表扬暨2025年南沙社工周启动仪式活动在粤港澳大湾区灯会主舞台(南沙天后宫)举行。
活动期间,“2024年度南沙区社工服务和志愿服务十件大事”和“2024年度南沙区社会工作榜样”名单公布,包括3个志愿工作组织榜样、10个“绿净先锋”志愿服务项目村居榜样、10个志愿服务项目榜样、10个志愿服务团队榜样、5个杰出志愿者、20个最美志愿者、10个优秀社工案例和10个榜样社工,全面展示了南沙区在推动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坚定决心与卓越成效,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热情,推动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的良好氛围,为南沙区社会工作事业的持续发展凝聚强大合力。

南沙的社工和志愿者究竟有多“美”?一起来为这些榜样点赞,感受榜样的力量吧!
为2024年度南沙区志愿服务工作组织榜样点赞!(可多选) 广州南沙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市南沙区百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广州市南沙区青年志愿者协会 广州市南沙区社区服务宝运营中心(南沙时间银行) 提交
为2024年度南沙区“绿净先锋”志愿服务项目村居榜样点赞!(可多选) 珠江街平安社区 珠江街西新社区 珠江街新兴社区 榄核镇九比村 东涌镇天益村 东涌镇东导村 东涌镇西樵村 横沥镇兆丰社区 榄核镇榄核社区 南沙街蝴蝶洲社区 提交
为2024年度南沙区杰出志愿者榜样点赞!(可多选) 郑东娜 宁林 廖增英 张月桂 李贵林 提交
为2024年度南沙区最美志愿者榜样点赞!(可多选) 伍念喜 吴耀荣 罗小燕 彭尚芳 郭红英 简少君 黄带好 李泽武 李懿龙 雷名泉 许遵强 李碧妍 梁韵梅 张纳宁 赵璞 李文齐 王世民 王蕾 谢智萍 彭映根 提交
为2024年度南沙区社工榜样点赞!(可多选) 邓璧霞 冯启泰 朱星星 陈慧慧 麦远亭 张炳香 胡秋婷 郭敏华 梁晓潼 蔡仲慧 提交
为2024年度南沙区优秀社工案例点赞!(可多选) “雏鹰飞翔”菁英培育项目 构建资产为本的社区慈善生态圈——以社区基金运营为例 “关爱心灵,呵护未来”——多元共治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本土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服务的路径探索 应用“园艺疗法”搭建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启航帮扶平台的路径探索 党建引领下国际化社区治理现代化模式探索——以“中国茶话会”项目为例 珠江街“金太阳邻里暖心工程”银龄互助项目 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以“我为你贴春联”项目为例 精神康复者参与社区营造的实践探索 EAP模式下的企业社会工作实践探索——龙穴街道工人新村企业社工服务启示 提交
为2024年度南沙区志愿服务项目榜样点赞!(可多选) 绿美守护者,欢喜与你同行 逸起有你,筑爱童行困境儿童社区融合活动 珠江街“金太阳”邻里暖心工程 “慢3秒”交通安全宣传项目 大岗镇活力未来亲子园儿童早期亲子教育赋能项目 湾区绿腰带·红树林保护与修复-青年志愿服务联动计划 黄阁镇麒麟小学儿童观察团项目 聚少年微光,燃希望之炬——青少年种“志”计划 东涌镇“成长路上·融研启航”困境儿童支持项目 “党员交通服务岗”志愿服务项目 提交
为2024年度南沙区志愿服务团队榜样点赞!(可多选) 广州市南沙区消防救援大队志愿服务队 广州市南沙区大岗镇和谐家园志愿者促进会 艾利(广州)包装系统产品有限公司暖团志愿队 广州退役军人南沙红棉应急救援队 广州诚飞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保利商圈)联合党支部 “心盟友”融合共建精神助残志愿服务队 广州市南沙区大岗镇潭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 广州城投集团下属南方投资集团南电公司 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蝴蝶洲社区老年协会 广州市南沙区榄核镇街坊之家志愿队 提交
为2024年度南沙区社工服务和志愿服务十件大事点赞!(可多选) 凝聚群众服务工作取得新进展 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机制体系 创新志愿服务时间积分激励机制 打造社会工作“智汇谈”服务品牌 组建“红棉惠爱”社工志愿服务队伍 开展人居环境提升志愿服务专项行动 探索湾区社志联动一体化发展路径 实施科学论坛志愿服务保障工作 实施半程马拉松志愿服务保障工作 开展“山海相连”灯会志愿服务工作 提交
2024年度南沙区志愿服务工作组织榜样
广州南沙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
2024年以来,发布需求2.05万宗,完成对接1.18万宗,记录志愿时长3.55万小时。
积极应对2025年度粤港澳大湾区灯会需求,联系高校等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组建志愿服务队伍,为灯会提供服务咨询、票务指引、灯会讲解导赏、便民设备租赁等志愿服务,累计参与志愿者数980人次,服务累计6860小时,服务游客超11万人次,有力保障灯会服务开展。
广州市南沙区百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组织开展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志愿服务项目,组建由高校学生、港澳同胞、外籍友人、热心市民、企业职工等多元群体的18支志愿服务队,分别在139个岗位上提供服务,参与志愿者达695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8340小时。
广州市南沙区青年志愿者协会
在团南沙区委指导下,广州市南沙区青年志愿者协会自2024年10月起精心筹备并开展2024广州南沙(湾区)半程马拉松赛志愿服务项目,成功招募1900名志愿者(包括5所大专院校师生、驻区央企国企青年员工及19名社会骨干),在11月28日至12月1日期间提供赛道指引、补给分发、安全维护等全方位服务,有力保障了首届湾区半程马拉松赛的圆满举行。
广州市南沙区社区服务宝运营中心(南沙时间银行)
南沙时间银行项目运营平台实施“一图两库两清单”工作模式,创新志愿时间积分机制,坚持“以时间换时间,以服务换服务”的核心价值,构建“1+N”志愿服务体系,赋能基层治理和社区运营。现有个人会员13.1万人、团体会员3782人,组建志愿队515支,注册志愿者8970名。
2024年度南沙区“绿净先锋”志愿服务项目村居榜样
珠江街平安社区
开展“携手共创,美好环境”平安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平安社区“百千万工程”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志愿服务活动等人居环境提升志愿服务活动12场,组织志愿者94人次清理社区垃圾、杂草等,提升社区环境。
珠江街西新社区
开展西新社区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西新社区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等人居环境提升志愿服务活动9场,组织社区志愿者111人次清理卫生死角,保障了社区的环境卫生。
珠江街新兴社区
开展新兴社区人人动手清洁家园志愿服务活动、新兴社区“岁末年初市容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等人居环境提升志愿服务活动9场,组织社区志愿者66人次开展市容整治、口袋公园绿化的志愿服务,提升社区环境。
榄核镇九比村
开展九比村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九比村“环境卫生保洁行动”志愿服务等人居环境提升志愿服务活动6场,组织社区志愿者78人次开展垃圾清理、清除杂草等志愿服务,提升社区环境。
东涌镇天益村
开展天益村人居环境卫生大扫除志愿服务活动、天益村“干干净净迎新春,健健康康过大年”人居环境卫生大扫除志愿服务活动等人居环境提升志愿服务活动4场,组织社区志愿者35人次开展环境清洁志愿服务,提升社区环境。
东涌镇东导村
开展东导村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 东导村春节前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志愿服务活动等人居环境提升志愿服务活动4场,组织社区志愿者21人次开展卫生整治、清理积水、防蚊灭蚊等志愿服务,提升社区环境。
东涌镇西樵村
开展“齐齐参与 共创美丽西樵”志愿服务活动、“绿净先锋”志愿服务等人居环境提升志愿服务活动3场,组织社区志愿者22人次开展环境清洁志愿服务,提升社区环境。
横沥镇兆丰社区
开展“整治人居环境,守护美好家园”志愿活动、“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擦亮民生幸福底色”志愿服务活动等人居环境提升志愿服务活动3场(南沙时间银行发布2场,线下提交资料1场),组织社区志愿者48人次对社区周边的杂物、积水进行清理,提升社区环境。
榄核镇榄核社区
开展榄核社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志愿服务系列活动3场(南沙时间银行发布2场,线下提交资料1场),组织社区志愿者45人次,开展清理卫生死角行动,共同打造美丽社区。
南沙街蝴蝶洲社区
开展“红心蝶变·六社聚洲”之助力“百千万工程”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系列人居环境提升志愿服务活动3场,组织社区志愿者13人次开展环境清洁志愿服务,提升社区环境。
2024年度南沙区杰出志愿者榜样
郑东娜
郑东娜自退休后,便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事业,8年多来,累计志愿服务超8000小时,服务超5200人次。她以无声却有力的行动,诠释着志愿精神,为社区绘就温暖底色。期间,她带领队员定期开展卫生督导、安全隐患排查,举办环保课堂,组织整治行动,纠正26起不文明行为,小区变花园式小区,队伍也从5人壮大到22人。她心怀暖阳,常常探望高龄、独居长者等困境群体,用陪伴与鼓励,为丧偶老人驱散阴霾,自学剪发为行动不便者送去便利。2023年,“郑阿姨工作室”成立,成为社区与居民间的温暖纽带。2024年10月她被广东省民办教育管理中心评为“最佳服务之星奖”“卓越领航奖”;2023年12月,被南沙街上湾社区评为“上湾社区优秀志愿者”。
宁 林
宁林今年在珠江街金太阳公益服务社累计服务311小时,主要参与了便民服务、探访服务和中药园维护。她以高度热情和责任感参与活动,尤其在便民服务日提供免费理发,获得居民好评。探访老人时,她深入了解需求,传递关怀。宁林还负责中药园维护,包括除草、修剪、浇水施肥等,助力药苗成长。作为资深志愿者,她参与社区服务,如泰安社区便民服务日和节日慰问活动,为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带去温暖。2024年度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超150场。
廖增英
廖增英今年在金太阳公益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达到349小时,参与了包括便民服务、探访服务和中药园维护等多项活动。她主要参与金太阳每月19日的便民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理发服务,特别是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残疾人上门服务,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在结对服务中,她还参与了陪同就医、上门清洁等互助服务。在中药园管理方面,她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中药知识并积极宣传。2024年度参与志愿服务超150场。
张月桂
张月桂是社区志愿服务的积极分子,身影遍布社区。她不仅是环保先锋,常组织环保活动,倡导绿色生活;也是敬老爱幼的榜样,细心关怀困境儿童和长者。她的善举温暖社区,感染众人,带动了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自2018年7月起,已累计服务5309小时。她曾获二湾社区优秀志愿者、大岗小学优秀志愿者、广州日行一善志愿服务总队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李贵林
李贵林,男,50岁,中共党员,现任广州市公安局南沙区分局行动及交通管理处机动大队一级警长。十多年间,正是这名普通的民警,他建立起广州市南沙区阳光快乐志愿者促进会,目前该志愿组织已拥有超6000名注册志愿者,团体影响力辐射全广州乃至省外。他带领团队走进山村小学、敬老院、康园,走近残障人士、孤寡空巢老人身边,走进人员流动密集的广场,走进大大小小的企业,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用志愿者服务的理念感染着每一名群众,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公安部学雷锋先进个人”“广州好人”和“广州最美志愿者”。
2024年度南沙区最美志愿者榜样
伍念喜
伍念喜积极投身志愿服务15载,参加志愿服务时数近5000个小时,在无偿献血、消防安全科普、环保公益等领域均贡献积极力量。2024年度他参与开展消防安全宣传科普活动38场,听众超3000人;参与净滩行动43场,累计清理坟圾633公斤;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净滩行动,组织开展“绿美守护者,欢喜与你同行”项目,在2024年粤港澳青年志愿服务项目比赛中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无偿献血78次共17000毫升,用亲身经历鼓励更多人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他曾获全国无偿献血金奖、2023年第二季度广州好人、2024年度广州市最美志愿者称号等荣誉。
吴耀荣
吴耀荣为广州市南沙区大岗镇巾帼志愿者促进会秘书长,长期致力于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积极参与青少年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倡导并组织开展了多项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近两年累计组织开展311场志愿活动,活动共计志愿服务时长35474小时24分钟,其中参加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共1749人、7217人次,共服务社区群众约6万人次。
罗小燕
罗小燕,一位退休职工,却以不老之心,积极投身公益。自2017年起,她担任蝴蝶洲老年协会负责人,组织老年公益活动,丰富长者晚年生活。她亲率长者志愿者队伍,前往政务服务中心开展志愿服务,为社区运作贡献力量。疫情防控期间,她毅然投身核酸检测工作,耐心引导居民,用行动诠释尊老爱幼。她还关心高龄、独居长者,积极探访并捐赠物资。2024年,她组织社区长者志愿者参与环境整治,倡导文明习惯。罗小燕的事迹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小区道路,温暖了邻里心房,传递了温暖与正能量,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于公益事业,被评为2023年度蝴蝶洲社区优秀党员志愿者。
彭尚芳
彭尚芳为泰安社区第十三网格党支部委员,退休医护人员,以其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她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培训及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志愿服务时长已经达到了2606小时。发动南沙区中医医院党支部的党员力量扩大义诊队伍,为社区居民提供义诊、全面及专业的健康咨询,她的付出不仅赢得了居民的赞誉,也推动了党支部与群众之间的紧密联系。
郭红英
退休后,郭红英主动扎根基层,长期参与志愿服务。加入义剪服务队,累计开展义剪活动200余次,服务人数累计10000余名;加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队,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志愿故事、红色故事,传播志愿精神文明;带领“广州街坊”志愿队,为美化河涌贡献力量;组建“红色娘子军”志愿服务队,疫情防控期间,努力克服艰难险阻为居家隔离人员买菜和生活用品,帮忙清理生活垃圾,送群众所需,解燃眉之急。郭红英用自己的力量唤起社会对志愿服务事业的广泛关注,号召和带动更多人投身于志愿服务事业中来。她曾于2015年获广州市“杰出义工服务奖”、2015年获南沙区“南沙好人”称号、2015年获广州市“金银铜牌志愿者”、2018年获广州市“金牌义工”、2018年获南沙区“2018年度扶残助残先进个人”、2018年获广州市“减废项目优秀志愿者”、2019年获南沙区“2018年度优秀志愿者”、2020年获广东省“广东新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证书”、2021年获南沙区“2021感动南沙·广州市南沙区十大杰出来穗服务志愿者”等荣誉。
简少君
近年来,简少君在广州市南沙区黄阁社区、社工服务站的引领下积极走进社区开展环境治理、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岗、学雷锋志愿服务岗、困难群众慰问、结对帮扶等志愿服务,并持续帮扶6户困难群众,给困难家庭送去关怀和温暖。因在社区志愿服务中的用心、贴心服务,无私奉献、表现优秀,2022、2023、2024年度连续三年分别被南沙区黄阁镇、南沙街海庭社区及黄阁镇社工服务站评为“优秀党员志愿者”,累计志愿服务时长约2100小时。
黄带好
黄带好2024年度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超95场,并在金太阳公益服务社累计服务276.1小时,参与便民服务、结对探访和中药园维护。在便民服务中,她为居民提供理发服务,获得好评;结对探访中,她深入关怀兜底老人,传递温暖;她还管理中药园,学习中医药知识,普及文化。她的努力为金太阳公益服务社树立形象,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曾获广州市志愿者协会“银牌志愿者”称呼。
李泽武
李泽武创立了“四季关爱”志愿服务体系,围绕春节、端午、中秋、冬至等传统节日,策划“暖冬行动”“粽香传情”等探访活动。并建立了南沙区7镇街特殊困难群体的动态档案,8年间动员超过3000人次志愿者,对约1300户家庭进行了个性化入户关怀,并提供生活物资援助。此外,他定期组织阳光康园行活动,亲自带队访问南沙街、横沥镇、珠江街的康园工疗站,与学员共制手工、表演节目并赠送爱心物资。作为公益事业的倡导者,李泽武每月举办“益企同行”企业家沙龙,通过案例分享、项目路演等形式,搭建公益资源对接平台,积极倡导“商业向善”的社会责任观。
李懿龙
2018年,牵头成立广东博文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累计开展了约100期志愿活动,参与志愿服务达1500人次,服务对象超过50000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数达5000小时。2020年,创建了千禧扬帆大学生服务队,先后参与了“阳光四点半课堂”项目、第八届和第九届阳光助学夏令营项目。在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带领团队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协助社区开展防疫宣传、物资分发、核酸检测等志愿服务。因表现突出,被南沙区委宣传部评为南沙“疫”线“90后”抗疫新生力,展现了青年志愿者的担当与奉献精神。因长期投身志愿服务并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被广州市志愿者协会评为最美“学雷锋”志愿者。
雷名泉
作为有着28年党龄的党员,雷名泉始终热心公益,将服务人民视为己任。疫情防控期间,他与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队员并肩作战,冲锋在抗疫一线,不顾个人安危,为守护群众健康贡献力量。他加入广州蓝天救援队,积极参与应急救援技能培训,灾难发生时,总是第一时间奔赴现场,用专业技能为受灾群众带去希望。自2022年担任南沙街道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队队长后,他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多次组织队员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关爱困难伤残老兵。2023年3月,雷名泉牵头成立广州退役军人南沙红棉应急救援队。成立以来,他出钱出力,带领队伍秉持“平时服务,急时应急,灾时救灾,战时应战”的理念,共计组织开展133场公益活动。在湛江雷州开展台风“摩蝎”救援行动中,他带领队员争分夺秒,无畏艰险,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受灾群众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他曾获“最美红棉老兵”“优秀共产党员”“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红色宣讲标兵”等称号。
许遵强
许遵强,39岁,广东汕头人,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时数1225小时。2023年8月份加入广州退役军人南沙红棉应急救援队,活动总出勤率62%,技能训练出勤率94%,参与公益培训讲座13次,大型活动7次,包括广州舰“回家乡”活动、广州南沙半程马拉松等。协助队伍开展训练17次,参加超强台风“摩羯”雷州救援行动、在湛江雷州开展台风“摩蝎”救援行动中,无畏艰险,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受灾群众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参加广州舰“回家乡”、广州南沙半程马拉松保障等7场大型保障活动。2024年,他被评为南沙街道红棉老兵先进个人。
李碧妍
李碧妍,广东奥飞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执行总裁,兼任广州市妇女志愿者协会副会长。作为共产党员,她长期投身助医助学、扶贫济困、社区关怀、环境保护和乡村振兴等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超1000小时。她创办“田螺在线”公益平台,培训志愿者超15万人次,组织4000余名医护人员开展200多场乡村义诊和社区健康筛查。在疫情防控期间,她带领公司志愿队奋战一线。她发起成立广州市数智振兴共富公益基金会,累计筹集公益款项超千万元。凭借卓越领导力和社会贡献,她入选2023年《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商界女性榜单、2024年胡润U40创业先锋榜单,荣获粤港澳大湾区十大湾商青年领袖、广州市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梁韵梅
梁韵梅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弘扬志愿精神。自2008年投身志愿服务,因特殊血型经历,更坚定奉献决心。自2021年起,在南沙区多平台开展心理与家庭教育服务,咨询超500人次,多案例获认可。她积极开发培训课程,成立互助小组,并举办超50场讲座,受惠人数近万人。她曾获得2024年度大岗镇党群服务队志愿者服务工作积极奉献二等奖、2024年南沙区“暖南”行动系列活动《大岗镇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志愿者系列培训》的“优秀讲师”称号。
张纳宁
张纳宁自从投身公益活动后,始终怀揣助人热忱,活跃在各类公益活动前沿,尤其聚焦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领域。她凭借专业知识与诚挚爱心,积极投身宣传与帮扶工作。在她的努力下,众多家庭的亲子关系得到显著改善,厌学抑郁的青少年以及困境儿童挣脱阴霾,重新踏入校园,眼中再度充满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她的善举如同一束光,照亮他人,感召更多群众加入志愿服务,让公益爱心在社会中不断传递、延续。
赵璞
赵璞,就职于广州市南沙区文化体育发展中心,群众文化助理馆员,广州市南沙区文化旅游体育志愿者服务队管理人员,同时也是一名文化志愿者。她以其卓越的统筹管理、组织策划、传播推广和资源整合能力,在推动志愿服务团队发展的同时,也为南沙区的文化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李文齐
李文齐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的能力,主要参与黄阁镇“红热渡”结对帮扶项目、黄阁社区麒麟街坊茶馆项目、东里村垃圾分类宣传项目,把志愿服务的技巧与经验教授于新参与志愿服务的党员,带领他们熟悉社区志愿服务,在团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与3户困难群众结对,并通过每月走访探视,为结对对象提供及时的帮助;参与垃圾分类宣传,引导村民正确投放垃圾,提高村民参与率;参与社区议事协商,收集居民意见,讨论和落实解决方案,协助解决社区问题。他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600小时,更曾获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湾区尖兵”、黄阁社区优秀党员志愿者等称号。
王世民
王世民从事广州地铁集团后勤护卫工作19年,2021年报到海庭社区,主动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党小组组长。王世民同志工作上兢兢业业、忠于职守,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业余时间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而在社区中,他更是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将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行动宗旨,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曾被评为2023年度海庭社区优秀党员志愿者。自2021年以来,他总参与志愿服务次数达到144次,志愿服务时长累计576小时,其中2024年参与协助社区活动和志愿服务达21场次。
王蕾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和应急救援队队员,十分清楚应急救援工作不仅需要体力与技能的支持,更需要从心理上给予专业的咨询及人文的关怀。王蕾努力召集了战友成立了应急救援队心理援助组,组内7名成员中,4人持证上岗。截至2025年1月,组内成员累计培训时长达到122.5小时。2024年9月6日,超强台风“摩羯”登陆中国南海岸,雷州市覃斗镇的后洪村成为重灾区,王蕾作为唯一女性立即响应南沙红棉应急救援队号召,积极参加救援行动。
谢智萍
谢智萍作为信访局社工,积极开展信访答疑志愿服务,与信访调解员、律师共同参与调解矛盾纠纷,2024年累计协助调解群众798批3837人次,协助化解信访“疑难杂症”59宗,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百余次,处理协调化解了大批的信访矛盾纠纷,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深入东涌村与鱼窝头村村民家中,收集群众信访诉求,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谈心,收集信访诉求,了解村居服务需求,认领民生服务项目;前往中铁十八局南珠项目部和广汽丰田有限公司开展信访法治化志愿服务宣讲,现场为信访工作进行答疑解惑;带头参加信访志愿服务,开展《信访工作条例》宣传,通过宣传展板、知识卡片、有奖问答等形式集中开展信访工作法治化宣传,先后派发《信访工作条例》5000余份,引导群众树立依法信访、有序信访、文明信访的意识,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推动信访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彭映根
彭映根是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南沙实验学校的专职教师及政治学科组长,长期致力于初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在紧张的教学任务之外,她还积极投身于党务与工会工作,展现出无私的志愿服务精神。在党务岗位上,她严谨细致地完成党员志愿活动和党费收缴等每一项任务;在工会工作中,她主动策划多彩活动以丰富教职工生活,并在工会财务人手短缺时,主动承担起财务报账等工作,充分体现了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
2024年度南沙区社工榜样
邓璧霞
珠江街道社工服务站党支部书记、项目副主任,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三级,广州大学社会工作硕士。2013年,从心理咨询行业转向社会工作领域,扎根珠江街社工站,投身社会心理支持服务,至今已11年,始终坚守在服务一线,用专业和热忱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
冯启泰
港湾街社工站一线社工,社会工作师,自2013年7月毕业以来,便全身心投入社会工作行业,至今已积累了十一年的丰富从业经验。十一年间始终坚守初心,凭借专业的知识和不懈的努力,在社会工作领域留下了坚实的脚印。
朱星星
广州市南沙区百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理事长,社会工作师,深耕社会工作领域长达16载,从一线实务服务到项目全流程管理,从专业督导到项目评估,从课题研究到专业教学,始终秉持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严格恪守职业规范,对工作满怀热忱,全身心投入。
陈慧慧
横沥镇颐康中心项目主任,社会工作师,婚姻家庭咨询师,央媒《社区文化》特约编辑,荣获广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广州市社会组织优秀管理者、广州市社会工作行业优秀党员、广州市社会工作行业最美党务工作者等荣誉10余项。
麦远亭
广州社工“双百工程”督导,社会工作师,从事社会工作已有13年,从一线社工到社工站主任再到“双百”督导,从执行者到策划者再到督导者,扎扎实实践行社工人的初心。
张炳香
广州市南沙区百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妇联主席,社会工作师。从事社会工作14年来,扎根基层一线,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专业服务为抓手、创新发展为动力,在基层社会治理、弱势群体权益保障、社会组织培育及志愿服务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带领机构先后获评“广东省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广州市品牌社会组织”“5A级社会组织”“广州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突出贡献单位”“2024年度广州市社工机构榜样”等荣誉,个人荣获“优秀志愿者”等称号。
胡秋婷
大岗镇社工站服务主任,社会工作师。2012年加入社工行业,始终坚持“助人自助”的核心理念,深入基层,致力于服务社会弱势群体,有多年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服务经验,开展“一平方米读书空间”改造服务以及“护苗”计划,为20多名困境儿童家庭改善学习环境。
郭敏华
南沙时间银行运营服务项目副主任,社会工作师,护师,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佛山市南海区社会工作学者与学生联合会专家智库成员。2012年步入社会工作行业,持续注重个人成长与发展,不断提升工作素质及综合能力,策划并主导多个品牌服务项目。因敬业奉献,被授予2014年第四季度“南沙好人”的荣誉称号。
梁晓潼
大岗镇社工站副主任,社会工作师,从事社会工作已有10余年,牢记专业助人初心,始终扎根南沙,用奉献绘就社工底色,足迹遍布社区、商圈、乡村和学校,持续参与社区培育相关工作,培育社区志愿者700余人、社会组织29个,累计开展各类活动256场,活动多次被省级、市级、区级媒体报道。
蔡仲慧
广州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助理总干事,珠江街社工服务站主任,社会工作师,中山大学社会工作硕士,广州市本土督导,专家智库成员。从事社会工作实务、管理及督导工作10年,一直扎根珠江街社工站。
2024年度南沙区优秀社工案例
“雏鹰飞翔”菁英培育项目
项目以优势视角和整合社会工作为取向,运用“学习实践—服务”服务模式,挖掘青少年潜能,提升青少年社会责任感,传播正向榜样力量,激活社会治理内生动力。项目自2013年7月开始实施,具体开展“雏鹰飞翔”成长拓展训练营、“菁英”培育行动以及“菁英”红色实践行动等系列服务,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志愿服务交流融合,通过以志愿服务为载体进一步促进三地青少年融入湾区发展,积极投身社区治理。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雏鹰青年志愿服务队自主开展及协助开展课业辅导、社区微治理、安全宣传、文明实践等活动210场,累计服务人数达5万人次。3名雏鹰骨干志愿者成长为“专业社工”,2名志愿者转化为街道职员;共计45名雏鹰成员获得市级及以上嘉许,其参与志愿服务时数累计达15000小时;其中骨干志愿者获得感动南沙·广州市南沙区十大杰出来穗服务志愿者。
构建资产为本的社区慈善生态圈——以社区基金运营为例
“百善同愿”慈善生态圈项目自2023年8月开始实施,针对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帮扶、社区公共问题解决以及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支持的具体需求,运用资产为本理论,挖掘可利用的社区资源,动员多方力量参与,推动社区基金的可持续运营,从而构建良好的社区慈善生态圈。项目持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畅通慈善救助渠道,链接社会资源,打造慈善品牌项目,在南沙区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以探索具有大岗镇特色的“慈善+社会救助”参与模式,使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得到有效衔接,助力兜牢民生底线,持续以慈善事业促进高质量发展。
“关爱心灵,呵护未来”——多元共治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针对青少年情绪调适知识学习的具体需求,提出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心理健康阵地建设介入策略,运用社会支持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服务。自2023年9月开始实施,具体开展青少年情绪困扰情况调查、情绪认知学习、情绪觉察学习、情绪表达学习、情绪调节学习服务。截至2024年3月23日,共开展服务13场次,服务社区儿童青少年1118人次。在项目媒体宣传报道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本土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服务的路径探索
针对辖区内筛查出心理亚健康的特殊儿童,提出个案辅导+团体辅导+家属教育+亲子教育的多元介入策略,综合运用家庭系统理论、SEL社会学习、自然教育的理论/模式,开展入户探访、心理测评、个案服务、小组工作、家属讲座、家属工作坊、亲子活动等服务。自2024年7月开始实施,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共开展家庭探访30人次、心理测评50人次、个案辅导6人(45人次)、团体辅导(点燃心灵之光—SEL社会情感营)80人次、家属讲座(“做觉醒的父母”培训、“避免教养误区”培训)506人次、家属教养工作坊18人次、“童行自然”亲子自然教育活动40人次,所筛查出的重点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其家庭及社区的支持得到了正面有效的提升。
应用“园艺疗法”搭建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启航帮扶平台的路径探索——以黄阁镇戒毒康复人员重新启航就业帮扶项目为例
项目聚焦于黄阁镇戒毒康复人员面临的就业技能不足、戒毒康复心理动机不稳及重新融入社会困难等问题,自2022年5月起,依托黄阁镇盆景协会资源,运用园艺疗法,搭建“园艺就业帮扶平台”,实施整合就业资源、建立帮扶机制、开展技能培训、评估就业能力、对接就业渠道及跟踪就业适应等“六步走”策略,全方位助力戒毒康复人员实施就业。同时,举办“园艺工作坊”“多肉微景创作”等社区参与活动,促进康复人员的社会融入,帮助重建自我效能感,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并强化戒毒动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成功开展3期就业帮扶活动,为41名戒毒康复人员提供系统的园艺技能培训。相关人员均100%就业。
党建引领下国际化社区治理现代化模式探索——以“中国茶话会”项目为例
项目依托蕉门河社区,发挥整体调动国际化社区各类资源的作用,积极构建“政社协同、社企合作、智能共享”多元融合的社会治理体系。项目实施期为2023年6月15日至11月30日,其间打造了1个线上线下双循环议事阵地,其中线下可视化阵地有一个亲民的名字“街坊茶馆”,建设了1个国际化社区联动资源库,组建了中国茶话会理事会,组建一支成员主要为外籍人士和港澳台人士的至少20人的协商议事志愿者队伍,孵化了6个社区社会组织,设立“三会制度”,推行六联共治的工作方法,介入完成了3件社区治理事项,直接受益对象超1800人,获评“2024年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产生了良好社会反响。
珠江街“金太阳邻里暖心工程”银龄互助项目
针对珠江街老龄化现状及中高龄、独居、残疾等长者的社会化需求,项目提出“社工(S)+志愿者(V)+中高龄长者(O)”的“初老服务老老”介入策略,旨在发挥初老长者的“银发”余热,将其培养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新生力量,同时增强老老长者的健康支撑保障,以创新实践应对老龄化问题。截至2024年12月31日,金太阳志愿者团队共有112名成员(其中109名健在),约30名骨干活跃。项目共开展结对探访505名长者,组织活动超360场,累计服务超3.6万人次;每月19日金太阳便民服务日已累计服务时数超1700小时,服务超3400人次。项目还联合了多方资源,完成了超100位弱势、困境长者的心愿。
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以“我为你贴春联”项目为例
针对社区“一老一小一新”及其他困弱群体新春服务需求,通过“社工+慈善+志愿”介入策略,以社会支持理论为指导,开展“我为你贴春联”项目服务。自2020年12月开始实施,为辖区“一老一小一新”及其他困弱群体提供新春礼包认领、入户慰问、大扫除、贴春联、义剪、生活用品代购等各类春节相关服务。截至2024年12月31日,项目连续五届成功开展以来,撬动区内党支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动员600余名志愿团体成员、个人志愿者、热心人士等资源力量参与,链接资源超11万元,共为1421户社区“一老一小一新”及其他困弱群体对象入户送福袋、送服务,切实让受惠家庭感受到春节关怀。项目不仅提升了南沙区的社区治理水平,更在全社会营造了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良好氛围。同时,项目还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与报道,进一步扩大了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
精神康复者参与社区营造的实践探索
针对南沙区精神障碍人士融入社区、参与社区的具体需求问题,提出类社区营造介入策略,运用社区营造理论和存在主义理论,开展南沙精综寻南沙文化项目服务。自2023年2月开始实施,具体开展以人、文、景为主题。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共开展小组4个,中型活动12场,大型社区宣传活动4场,在推动群众认识精神疾病及接纳精神残疾人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EAP模式下的企业社会工作实践探索——龙穴街道工人新村企业社工服务启示
该案例针对龙穴街道工人新村内企业员工面临的工作压力大、文化生活匮乏、社区参与度低等问题,提出了EAP(员工帮助计划)模式下的企业社会工作介入策略。项目通过“个体—家庭—社区”一体化的层级服务模式,为员工提供心理健康支持、生活及节日关怀、社区融入、民族融合等服务,全面关注企业员工成长。案例所属项目自2022年11月开始实施,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共举办了超过100场活动,服务覆盖了超过7000人次。项目在丰富员工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企业员工心理健康、促进多民族融合、增强社区归属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4年度南沙区志愿服务项目榜样
绿美守护者,欢喜与你同行
项目是集科普、运动与志愿为一体的常态化项目。聚焦南沙区科普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以跑步打卡的形式,向社区居民科普生态环境相关知识,同时巡查河道周边环境,发现垃圾问题及时处理。项目在2024年开展了43场净滩行动,累计清理垃圾633公斤,并在2024年粤港澳青年志愿服务项目比赛中荣获第三名。
逸起有你,筑爱童行困境儿童社区融合活动
项目秉持“逸起有你,涛心为民”理念,积极链接、整合社区多元资源组建志愿服务队伍,为困境儿童持续开展口风琴公益课程、亲子手工社区融合等活动。截至目前,口风琴课程已开展50场次,服务约1500人次;2024年度,困境儿童社区融合手工活动开展30余场,服务约1200人次,满足辖区内困境儿童的生活需求、成长需求和健康需求。
珠江街“金太阳”邻里暖心工程
项目以“初老服务老老”模式探索社区互助养老机制,推动形成“社工+金太阳志愿者+中高龄长者”的“SVO”服务模式,引导低龄长者志愿者结对帮扶中、高龄长者,定期上门探望结对对象,为结对对象提供测量血压、剪发、精神慰藉、情感支持等各类志愿服务,发挥了长者在志愿服务工作中的余热,有效地回应了各年龄段长者的需求,增强了长者的幸福感和自我价值。项目运作至今成功结对帮扶中、高龄长者505位,上门服务累计达35483人次。项目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2024年)‘公益慈善专项奖’”。
“慢3秒”交通安全宣传项目
项目自2010年成立以来,共计进入100个社区、企业、农村、学校开展432场交通安全相关活动,组织1500多名志愿者参与,有效提升公众安全出行意识、普及安全知识,同时展示志愿者服务风采、促进志愿精神传承。
大岗镇活力未来亲子园儿童早期亲子教育赋能项目
项目打造了“活力未来亲子园”和“悦读妈妈”两个优秀志愿者项目。“活力未来亲子园”已开展5年,通过专业志愿者团队,为大岗镇家庭提供免费早教课程,2024年开展活动194场,服务3000余人次,助力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促进儿童多方面能力提升,家长满意度超95%。“悦读妈妈”项目由热心家长组成志愿者队伍,通过绘本分享等活动,激发儿童阅读兴趣,2024年服务168人次,为特困儿童上门服务3次。两个项目通过“南沙女性”公众号推广,扩大了影响力,吸引了更多志愿者参与,形成了良好的社区互助氛围,为儿童成长和家庭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湾区绿腰带·红树林保护与修复—青年志愿服务联动计划
项目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纽带,依托广州深圳志愿服务“双城联动”项目孵化基地、广州市南沙区“新时代”青年志愿谷等志愿服务阵地,联动香港、深圳、广州3个区域在内的港澳义工组织、深圳义工组织、国际志愿者组织群体,在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村林、河岸沿线等地开展红树林保护与修复——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形式多样,涵盖种植养护红树林、清洁海滩等,超过800人次参与净滩公益行动,捡拾塑料瓶、泡沫板等海漂垃圾超500公斤,有效促进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扩大。目前已开展相关志愿服务活动21场以上,吸引来自广州、深圳、港澳及国际志愿者等逾500人参与,累计服务时数超2480小时。
黄阁镇麒麟小学儿童观察团项目
黄阁镇麒麟小学儿童观察团项目以“文化参与”为核心,通过文化研学、文化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激发儿童创新,引导儿童关注和传播本土文化。项目自2023年12月成立以来共开展了9场志愿服务活动,包括美食研学、“童”眼看社区、舞麒麟学习、历史文化研学及“百人舞麒麟”等,吸引了507人次参与。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议事和观察的平台,并获得了南方+、羊城派、广州日报等媒体的报道。
聚少年微光,燃希望之炬——青少年种“志”计划
“聚少年微光,燃希望之炬”种“志”计划,由广州市南沙区南北台社区志愿者协会发起,是一项专注于青少年成长的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动力,精心构建包含心理健康、理想信念、情绪管理等多元课程体系,并巧妙融合义卖实践、社区小向导、心智成长营等活动形式,旨在激发青少年的志气、拓宽其视野、强化责任感并培育志愿精神。并孵化培育了“共享妈妈”志愿者师资队伍,为青少年量身打造了系列研学旅行、夏令营及冬令营活动,内容广泛涉及军事野外生存训练、生活烹饪技能、红色文化故事分享、AI逻辑思维启蒙及文化创意手工制作等,深受青少年喜爱。截至目前,该项目已惠及800余名青少年,累计贡献公益教学时长近3000小时,有力促进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东涌镇“成长路上·融研启航”困境儿童支持项目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号召,东涌镇将关爱困境儿童作为核心任务,创新推出了“成长路上·融研启航”支持项目,并成功搭建起“1+N”多元化支持体系。该项目通过提供精准的志愿服务、高效整合各类资源,并促进困境儿童的角色积极转变,为他们织就了一张全方位的支持网络,显著提升了困境儿童的福祉水平与发展潜能。此举不仅为困境儿童带来了实质性的帮助,也为基层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径。项目期间,共招募志愿者445人次,开展困境儿童志愿关怀服务、家庭教育讲座、困境儿童研学服务等170场志愿活动,惠及困境儿童超过3000人次。
“党员交通服务岗”志愿服务项目
“党员交通服务岗”项目自2022年启动,由学校党支部精心策划,党员教师志愿者积极参与,累计参与志愿人数101人次。项目在校园周边设岗,执行交通疏导与安全教育,确保学生上下学道路畅通,有效改善交通秩序,缓解拥堵,降低风险。同时,通过项目开展,提升师生交通安全意识,树立文明出行典范,引领交通文化正向发展。党员志愿者以身作则,彰显党员责任与担当,赢得广泛好评,为构建和谐安全校园环境贡献力量。
2024年度南沙区志愿服务团队榜样
广州市南沙区消防救援大队志愿服务队
广州市南沙区消防支援大队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23年,现有注册志愿者4000余人,至今共开展消防安全志愿服务活动500余场,常设管理机构为广州市南沙区消防救援大队,下设4个志愿组织。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致力于加强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通过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五进”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积极传播大爱精神,共筑和谐平安的社会环境。
广州市南沙区大岗镇和谐家园志愿者促进会
2024年,和谐家园志愿者促进会成功举办95场志愿服务活动,惠及359人次会员及志愿者,通过“爱暖童心”、灾区援助、“99公益日”募捐等活动彰显社会责任感,并依托社区合伙人机制推出“幸福加油站”项目,提供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等公益服务及就业技能培训,同时携手多方单位关怀青少年心理健康,不断优化运营,为社区输送高质量志愿服务。
艾利(广州)包装系统产品有限公司暖团志愿队
艾利(广州)包装系统产品有限公司暖团志愿队,借助南沙时间银行平台,成功举办两场赋能培训,组建了一支由157名企业职工构成的志愿服务队。该队伍不仅开展了“‘艾’在身边,奶更新鲜”等特色志愿服务活动,还积极参与老人慰问、点亮困难群体微心愿等公益行动。从最初的参与志愿服务,到如今能自主策划并执行各类活动,队伍不断成长壮大,有效促进了企业员工的志愿参与,为社区注入了强大的志愿服务力量。
广州退役军人南沙红棉应急救援队
南沙退役军人红棉应急救援队是南沙区首支以退役军人为主力的应急救援队,立足南沙街、服务南沙区、辐射大湾区,是集平时服务、急时救急、灾时救灾、战时应战为一体的退役军人公益性专业救援队。2024年参与95场活动(其中救援任务1次、大型活动保障 7 次、公益培训讲座29场次、技能训练17场,其他任务42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4979小时。
广州诚飞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保利商圈)联合党支部
诚飞口腔于2019年2月成立党支部,先后与27家社区党委、两新党组织等进行共建签约。通过党建共建,支部还创办了关爱儿童口腔健康之“春萌课堂”及关爱长者口腔健康之“8020大讲堂”两大党建品牌项目。同时为提高居民口腔健康意识和水平不懈努力,积极深入基层开展居民口腔健康普及、公益义诊活动等202场次,惠及社区居民12130人次,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认可。
“心盟友”融合共建精神助残志愿服务队
“心盟友”融合共建精神助残志愿服务队由6名热心公益的社区人士、27名精神康复志愿者及8名康复者家属组成核心团队。自成立以来,队伍已接受7场专业培训,参与71次志愿服务活动,完成109人次探访,累计服务精神残疾人1405人次,并通过社区共融活动惠及超过3000名社区居民。其建设经验荣获2024年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志愿助残阳光行动百佳案例”称号。
广州市南沙区大岗镇潭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
潭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建设常态化志愿服务体系,将志愿服务融入日常工作。聚焦特色医疗,打造“翰墨飘香送福至”“潭卫‘药’你健康随”等项目,弘扬中医药文化,营造新春氛围。针对重点人群,推动志愿服务多元化,2024年为潭洲片区4660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体检,开展家庭医生日、全民营养周等宣传活动,优化基层医疗服务。通过“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党员管理机制,密切党群关系,获得社会广泛认可,为健康南沙建设贡献力量。
广州城投集团下属南方投资集团南电公司
广州城投集团下属南方投资集团南电公司与社会各界紧密携手,足迹遍布南沙的街镇社区与学校。他们不仅深入基层,开展电力安全宣讲,普及用电知识,还积极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社区困难家庭检测电路,确保用电安全。此外,他们紧跟时代步伐,为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大湾区科学论坛等重要活动输送志愿服务力量,展现了南电人的责任与担当。2024年度,南电志愿服务队更是将用电安全知识送入千家万户,通过系列活动,惠及辖区居民超过200户,为社区困难群体捐赠饮料、方便面等物资超500箱。
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蝴蝶洲社区老年协会
蝴蝶洲社区老年协会自2017年8月创立以来,积极组织成员及社区长者参与多元化志愿服务活动,如舞蹈表演、健康讲座等,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协会不仅深度融入社区治理,促进邻里和谐,其成员还热心公益,频繁投身志愿服务与公益演出,彰显了老年人的社会担当。在党委的引领下,协会成员紧跟党的步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为社区的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2024年度,协会共举办志愿服务活动34场,惠及近3000人次。
广州市南沙区榄核镇街坊之家志愿队
榄核镇街坊之家志愿队自2022年成立以来,已登记近百名志愿者,构建起响应社区服务需求的资源库。2024年,该队动员10名骨干、8名专长志愿者及50多名活跃成员,开展10余场公益活动,参与社区治理超50场次,服务超2000人次,年均志愿时长达两千小时以上;连续开办书法、绘画、舞蹈、瑜伽等公益兴趣班,超300人次受益,有力促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并吸引了更多人加入公益行列;参与了7场党群社区协商议事,为社区交通安全、环境卫生、无障碍出行、居家养老、文明倡导等社区多项事务献计献策。
2024年度南沙区社工服务和志愿服务十件大事
凝聚群众服务工作取得新进展
珠江街道“银龄互助 情暖珠江——打造‘初老服务老老’的社会治理模式”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公益慈善专项奖’” ;南沙街道“‘暖南善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2024)”。南沙街道蕉门河社区入选“2024年度广州市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并被省委社会工作部列为“专业社工和志愿服务”融合试点社区。广州市南沙区百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被评为“2024年度广州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榜样”。南沙区大岗镇岭东村、黄阁镇黄阁社区等10个社区入选市委社会工作部新就业群体“百个友好社区”名单;横沥镇先锋志愿服务队、东涌镇“石”在暖 “新”志愿服务队等9个团体入选市委社会工作部新就业群体“百支志愿服务队”名单。郑东娜荣获广东省民办教育管理中心“最佳服务之星奖”,伍念喜荣获“2024年度广州市最美志愿者”,郭伟杰被评为“2024年度广州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者榜样”。
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机制体系
构建粤港澳大湾区“315”志愿服务体系,通过突出“3”个主题定位(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孵化“1”个社会组织,开展“5”项重点工作(即整合多元资源、强化培育赋能、推进重点项目、增进交流合作及扩大品牌宣传),打造大湾区特色志愿服务新高地。
创新志愿服务时间积分激励机制
实施“122”(一图两库两清单)工作模式,创新志愿时间积分机制,坚持“以时间换时间,以服务换服务”的核心价值,构建“1+N”志愿服务体系,赋能基层治理和社区运营。南沙时间银行志愿运营平台现有个人会员13.1万人、团体会员3782人,2024年以来,发布需求2.05万宗,完成对接1.18万宗,记录志愿时长3.55万小时。
打造社会工作“智汇谈”服务品牌
打造南沙区社会工作“智汇谈”品牌,围绕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和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广泛动员党政机关领导同志、行业专家、高校学者、社会组织代表和一线工作者参与,为南沙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自2024年9月以来,围绕“党建引领南沙拆迁安置区社区治理”“聚焦‘一老一小一新’,推动‘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融合发展”等主题,已开展活动2期。
组建“红棉惠爱”社工志愿服务队伍
组建“红棉惠爱”社工志愿服务队伍,按照“1+10+N”的模式,组建支队1支、镇(街)分队10支、其他专项服务分队10支,共吸纳了159名专业社工加入。自2024年10月份成立以来,各镇(街)“红棉惠爱”社工志愿服务分队充分发挥重要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28场次,发动423名志愿者参加。
开展人居环境提升志愿服务专项行动
印发《关于开展人居环境提升志愿服务专项行动 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成立“绿净先锋”志愿服务分队,开展人居环境提升志愿服务专项行动,组建人居环境志愿服务队伍165支,开展志愿活动125场,累计发动志愿者1171人,有效解决各类人居环境问题270个,为改善南沙区人居环境、持续推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贡献志愿力量。
探索湾区社志联动一体化发展路径
搭建粤港澳志愿服务合作交流平台,推进粤港澳社工服务和志愿服务融合发展,定期开展“社志联动”交流活动。11月以来,共开展“社志联动,穗港同行”2期、粤港澳社志联动主题活动14场、实践研学1场,成功吸引了港澳籍、外籍社工和志愿者参与,有效促进经验互通、资源共享、文化融合。
实施科学论坛志愿服务保障工作
发挥志愿服务力量,组织实施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志愿服务项目,精心组建了18支志愿服务队。包括高校学生、港澳同胞、外籍友人、热心市民、企业职工以及专业社工等在内的695名志愿者积极参与,在139个岗位上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8340小时。
实施半程马拉松志愿服务保障工作
完成2024广州南沙(湾区)半程马拉松赛志愿服务项目,包括大专院校师生、驻区央企国企青年员工及社会骨干等在内的1900名志愿者,在赛事期间提供了赛道指引、补给分发、安全维护等全方位服务,首届湾区半程马拉松赛保障工作完美收官。
开展“山海相连”灯会志愿服务工作
印发《“山海相连·红棉惠爱·社志联动”志愿服务助力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灯会工作方案》,高标准布设3个志愿服务驿站,配备急救箱、导览手册等物资,打造“10分钟服务响应圈”;联动团区委、高校、社工机构组建“红棉惠爱”社工志愿突击队,招募专业讲解员、大学生志愿者等95人,确保重要区域、重要路段均有志愿者在岗。同时,以“灯会+志愿”为主题,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先后组织“微心愿”圆梦行动、“绿净先锋”守护行动,引导游客参与“随手捐”166次、“随手拍”上报环境问题100余件,开展环境清洁、垃圾分类、环保劝导等2次。活动期间,累计发动志愿者794人次、服务时长超10000小时,累计解决突发事件21宗,服务游客近11.5万人次,实现“零事故、全响应”。
南方+记者 张翊伟
场外股票配资什么意思